一起談談金相制樣的制備都有哪些步驟 金相制樣的目的是顯示樣品的真實組織。樣品可以是金屬、陶瓷、燒結碳化物或者其他固態材料。金相制樣是指在試樣尺寸較小或者形狀不規則導致研磨拋光苦難而進行的鑲嵌或夾持來使試樣拋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及實驗的準確性的工藝方法。金相制樣一般分為冷鑲和熱鑲。 金相制樣的制備方法: 金相制樣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取樣、鑲嵌、磨光(粗磨和細磨)和拋光。每項操作都必須細心**,任何階段的失誤都可能影響后面的操作步驟,在甚至不正確的制作可能造成假組織,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因而金相制樣設備的好與壞,尤其金相制樣質量是決定拋光工序成敗的關鍵。拋光是將制樣上磨制產生的磨痕及變形層去掉,使其成為光滑鏡面的工序。 1)取樣 金相制樣式樣的選取應根據研究的目的,取其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待確定好部位,就可以把式樣截下,式樣的尺寸通常采用直徑12~15mm,高12~15mm的圓柱體或邊長12~15mm的方形式樣。取樣方法可用手鋸、鋸床切割或錘擊等方法。 2)鑲嵌 如式樣尺寸太小,直接用手來磨制困難時,可把式樣鑲嵌在低熔點合金或塑料中,以便于式樣的磨制和拋光。 3)磨制 切好或鑲好的式樣在砂輪機上磨平,尖角要倒圓。然后用2﹟、1?﹟和1﹟等粗砂布磨光,再換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2500.3000等金相砂紙逐級細磨,一直磨到W10砂紙方可進行粗拋光和細拋光。磨制式樣時,每換一次磨制步驟(即每換一號砂紙)時,式樣磨制方向應轉90°。這樣才能看出上次磨痕是否磨去。式樣在每一號砂布(紙)上磨制時,要沿一個方向磨,金相制樣切忌來回磨削,而且給式樣施加的壓力要適當。 4)拋光 細磨的式樣還需進行拋光。拋光的目的是去除細磨時**下來的細微磨痕而獲得光亮的鏡面。式樣的拋光是在專用的拋光機上進行的,轉速一般100~150r/min。拋光時在拋光盤盤面上鋪有絲絨等織物,并不斷滴注拋光液。拋光液是由àl2O3、Cr2O3或MgO等極細粒度的磨料加水而形成的懸浮液,依靠拋光液中極細的拋光粉末與式樣磨面間產生的相對磨削和滾壓作用來消除磨痕。拋光時應使式樣磨面均勻地壓在旋轉的拋光盤上,并沿盤的邊緣到中心不斷作徑向往復運動。除機械拋光方法外,還有電解拋光、化學拋光等其他拋光方法。 5)浸蝕 經拋光后的式樣還必須經過浸蝕后才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浸蝕主要是依靠浸蝕劑對金屬的溶解或電化學腐蝕過程,使金屬式樣表面的晶粒與晶界及各組成相之間呈現輕微的凹凸不平,在顯微鏡下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式樣表面,浸蝕時間要適當,一般式樣磨面發暗時就可停止。如果浸蝕不足重復浸蝕。浸蝕完畢后立即用清水沖洗,然后用酒精沖洗,用吹風機吹干,金相制樣完成即可置于金相顯微鏡上進行觀察。